做为一个修行者要随时看护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,百密而无一疏,不令八识心田种下一粒堕落的种子,在修行中,依“八基正见”,在生起无常心、坚信心、出离心、实愿心后,精进不辍,严持戒律,定中...
“物物而不物於物”,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帮助甚大
当我们决定放下时,我们不会失去什麽,唯一会失去的是以前放不下的执着和烦恼。所以放下我们所执着的一切,不仅是智慧的流露,更是走向菩提圣道、成就解脱的必然。
一盆洗脚水的警示
人们往往因为无知,才会做错事情。 透过佛法的教育,将使人格获得最大的启发,也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体的方向,落实教育。这里所说到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,更重要是人格的启发与陶冶...
坚持是一种难行能行,学佛的你能做到吗?
这个世界很功利,它承认你的努力,但未必就有你要的结果。有很多时候,很多事情没有结果,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,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坚持。因为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,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。
欲速则不达,行慢而失获
现在很多人凡事急于求成,而现实是,太想赢的人往往会输,因为急于求成往往欲速不达,很难实现目标。
托钵乞食的真意是什么?对修行人起什么重要作用?
乞食能调伏弟子们修行过程中的骄慢心。由于乞食,远离占有欲,少欲知足,随缘接受众生的施舍,心境自然平和,就不会对别人富贵或贫贱心生偏见分别,避免因为世人钱财起贪心、增加恶业;同时也防...
修行人要和世间的恶人恶事做抗争吗
那么修行人要和世间的恶人恶事做抗争吗?真修行人当然要济世利人,阻止恶行,这也是慈悲心的体现。但这种反对和阻止,一定不能是出于嗔恨心、自私心、报复心,而是出自利益众生的菩提心,是帮助...
相好庄严是福报的一种体现,福报大的人,那个相一看就好
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”,相是每个众生无始以来的因果业力和合今世新因决定的,这个相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会改变,相貌就随着你的心行在变。
偏知偏见导致误解,值得我们深思
其实,很多时候,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或信息不对等时,常常会从自我已有经验出发,判断对错,评价好坏,而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真相与本质。
再学128条,让我明白只有佛陀才有的无量悲心
2500年前,释迦世尊为众生制定戒律,现今南无羌佛说《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》予所有行人以盾牌和辨妖器,难怪佛陀在此法宝开篇即说:“……这一次我必须要提醒大家,今天我对大家讲的法确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