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上受人敬重的人,都具备三种重要的品质:布益于众、敢担责任和高度自律。布益于众,是指乐于为他人着想,关心他人的利益。他们的善举,不仅让受助者感到温暖,也赢得了人们的敬重。
如何正确理解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?
学佛,并不是叫你不要去赚钱,或者把自己的钱全部分给别人。也没有叫你别去当官,别去出名,别去寻找爱情,别去吃、喝、玩、乐,你的生活、学习、事业、爱情、家庭、婚姻等等,你照样可以继续...
如何帮孩子培养福田?
“福田”一词,在传统文化中就是指德,在物理学中就是指能量。佛法中常常说到福田,福田的意思就是像田地一样会生长出福报,比如,财富就是从福田中生出来的。
幸福的人生是苦涩中绽放的花朵
生活中,那些压不垮人的,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。因此即便遇到艰难困苦,我们也要努力成就自己,争取到成功和幸福。
这句古训能改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值得入心
现今社会还有很多父母不顾子女感受,打着爱的招牌,如催逼子女早点结婚生子,不准离开家乡工作,对子女管的过多等等,这些行为让子女备受压抑,家庭关系几近崩溃。
当代大修行人李相臣的故事
佛法需要用纯净无私的心换得,来不得半点虚假。李相臣时刻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真正做到了大悲利众,严持戒律,用纯正的心行证得了佛法至高的境界。他是真正大悲利众、严持戒律的践行者,是...
我说“仅靠一句佛号不能往生极乐”,没想到捅马蜂窝了!
阿弥陀佛是说“凡是临命终时念我之名号十声一心不乱,我将接你到极乐世界。”阿弥陀佛发了大愿的。但是我们要弄清楚,我们作为一个凡夫,业力深重,临命终时痛苦难熬,四大分解,八苦交加,此时...
没有感恩,便什么也没有
佛法只讲报恩,不讲报怨,他人若对自己有恩惠,要时时想着“受人滴水之恩,当以涌泉相报”;而他人与我有怨仇,则应尽快忘掉,不要耿耿于怀,记恨在心。因为利人终利己,害人终害己。只管耕耘,...
敬佛敬师而不孝父母能称得上佛弟子吗?
敬佛敬师不孝顺父母就称不上是真正的佛弟子。父母在世要孝敬,如果父母已经过世,佛弟子还要尽其所能,去布施放生,去供养三宝,并以此功德,回向父母之灵,自身也能因此得到植福延寿的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