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微量目标管理就是将大而繁、一时难于完成的目标分解成小而易于完成的目标,这样积少成多,逐步成就大的目标。如想建立阅读习惯,原定每天1小时阅读,可改为每天阅读3至5页则易坚持。
这位赫赫有名人物还比不上这位小沙尼
戒律是学佛修行人的盔甲,是无上菩提之本,在戒律面前不容许方便行事。一个破戒的人,即使自认为佛学造诣高深,最后也会成为不可教化者。虚云老和尚说:“若不持戒而修行,无有是处。” 只有严...
师父为什么把衣钵传给他?
老住持又问:“那你为什么甘愿背个偷窃之名?” 弟子说:“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,必须有人站出来,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。再说,念珠不见了,佛还在呀。” 老住持笑了,...
蜜蜂之死的启示
蜜蜂的寿命通常只有四五个月,而在采蜜最繁忙的时候,执行任务的工蜂们仅有二十多天的寿命。可见它们劳动强度之大,有些是活活累死的。就在蜂房附近,我看到地上散落着不少蜜蜂的尸体,还有许多...
人到中年,怎样才能变得更加“富有”?
最重要的是,如果能有因缘得遇南无佛陀带给娑婆世界的真正如来正法,能珍惜并虔心修行学佛,明信因果,广结善缘,利益大众,诸恶不作,众善奉行,才可快捷让自己变得更加“富有”,乃至福慧圆满...
我们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死的?
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人,名叫乔达弥。她的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,乔达弥伤心欲绝。她抱着孩子的尸体在街上奔走,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孩子复活。有些人不理会她,有的人嘲笑她,更有的...
我们引以为傲的“人生”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何份量?
人类生活在地球上,地球存在于宇宙中,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地球、认识宇宙、认识我们人类自己?人类和地球宇宙又是一种什么关系?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是否在忙碌之外去思考过、探究过这个问题?是否在...
修行人“念”升起时该如何对治?
六祖惠能大师说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是仁者心动。”这个公案故事大多数佛弟子都听说过,但是现实中却少之又少的人达到这种“心不动”的境界,不要说做到“心净”了,就连做到“静心”者...